requestId:689bb21d411a33.02258510.
《前輩談人權——中國人權文獻選輯》總目錄并附狄百瑞序等(林桂榛輯)
主編: 朱榮貴
出書社:臺北輔仁年夜學出書社
出書時間:2001—2002年
本目錄輯者: 林桂榛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蒲月二十九日辛卯
耶穌2015年7月14日
(本目次系臺北輔仁年夜學出書社出書的“輔仁年夜學研討叢書”第142-145種之總目次。該書全稱《先輩談人權——中國人權文獻選輯》,全四冊,由臺北中心研討院朱榮貴主編,臺北輔仁年夜學若看保祿二世戰爭對話研討中間雷敦龢等編纂,前二冊出書於平易近90年即2001年,後二冊出書於平易近91年即2002年。第一冊主題是“人權的起始”,計411頁;第二冊主題“女性與人權”,計317頁;第三冊主題“不受拘束與同等”,計362頁;第四冊主題“人權與法令”,計475頁。該書所輯人權文獻在各冊原目次中皆以“作者名—文獻名—出書年”格局枚舉,原目次中空缺作者名的現以“〇〇〇”符號取代,原目次中空缺出書年的現以“(?)”取代,並略有其他技巧處置。本總目次于後附原書第一冊前真個雷敦龢“感激的話”、朱榮貴“自序”及狄百瑞“序”。本總目次據林桂榛自躲本錄進,由修課先生協助收拾;學者若需借閱,請接洽自己BLOG。——林桂榛識 2015/6/4)
第一冊:人權的起始
感激的話(雷敦龢)
自序(朱榮貴)
狄百瑞傳授序
一、人道莊嚴及泛論
1.章士釗 箴奴隸(1903)
2.靈石 讀黑奴籲天錄(1904)
3.真(李石曾) 祖宗反動(1907)
4.魯迅 狂人日誌(1918)
5.魯迅 阿Q正傳(1921)
6.張東蓀 人道與人格(1974)
二、權力的不雅念
7.張之洞 正權第六(1898)
8.譚嗣同 平權(1898)
9.何啟 正權篇辯(1899)
10.梁啟超 論權力思惟(1902)
11.梁啟超 論任務思惟(1902)
12.嚴復 與梁啟超書(1902)
13.嚴復 譯群己權界論自序(1903)
14.嚴復 譯群己權界論凡例(1903)
15.未醒人 權力篇(1903)
16.劉師培 中公民約精義及序(1903)
17.嚴復 社會通詮按語(1904)
18.嚴復 論小學教科書亟宜核定(1906)
19.嚴復 天演退化論(1913)
20.嚴復 平易近約平議(1914)
21.嚴復 與熊純如書(1917)
22.努生 人權釋疑(1930)
三、稟賦人權
23.努生 我們不主意稟賦人權(1930)
24.吳稚暉 一個新崇奉的宇宙不雅及人生不雅(1923)
25.張銘 人權準繩心新義(1933)
四、東方人權思惟傳進中國
26.梁啟超 盧梭學案(1901)
27.梁啟超 羅蘭夫人傳(1902)
28.嚴復 孟德斯鳩法意(?)
29.陳獨秀 法蘭西人與晚世文明(19聚會場地15)
30.高一涵 晚世三年夜政治思惟之變遷(1918)
31.陳獨秀 人生真義(1918)
32.陳獨秀 舊黨的罪行(1919)
33.陳獨秀 我的最基礎看法(1940)
34.張君勱 英國年夜憲章750年事念(1969)
35.〇〇〇 不受拘束女神像——愛瑪雷澤樂的巨神雕像讃
五、馬克思主義與人權
36.鄧小平 說話(1985)
37.江澤平易近 講話(1989)
38.李鵬 答中外記者問(1989)
39.李鵬 同戈爾巴喬夫舉辦談判時的講話(1989)
40.邢賁思 世界人權約法總覽序文(1990)
六、今世人權闡述及瞻望
41.殷海光 你要不要做人(1958)
42.方勵之 我之人權不雅的構成(1992)
43.方勵之 中國的掃興和盼望(1989)
44.方勵之 平易近主、改造、古代化(1987)
45.李澤厚 論汗青在喜劇中前行(1999)
附錄篇:人權宣言及盟約
46.英國年夜憲章(1215)
47.美國自力宣言(1776)
48.法國人權宣言(1789)
49.美公民權法案(1791)
50.林肯蓋茲堡宣言(1863)
51.結合國宣言(1942)
52.結合國憲章(1945)
53.結合國世界人權宣言(1948)
54.結合國國民暨政治權力國際盟約(1966)
55.結合國經濟、社會暨文明權力國際盟約(1966)
56.歐洲平安一起配合會議議定書有關人權條目(1975)
57.曼谷宣言(1993)
材料起源
第二冊:女性與人權
女權導讀
一、泛論女權
1.康無為 婦女之苦泛論(?)
2.康無為 論有家之害年夜礙于承平(?)
3.康無為 泛論欲行農工商之年夜同則在明男女人權始(?)
4.張之洞 明綱(1898)
5.亞特 論鍛造公民母(1904)
6.柳亞子 哀女界(1904)
7.秋瑾 敬告中國二千萬女同胞(1904)
8.〇〇〇 女先生歌(1906)
9.煉石 女權平議(1906)
10.煉石 中國新女界雜誌發刊詞(1907)
11.秋瑾 中國女報發刊詞(1907)
12.秋瑾 敬告姊妹們(1907)
13.秋瑾 勉女權歌(1907)
14.真(李石曾) 三綱反動(1907)
15.何震 男子束縛題目(1907)
16.畏公 論男子休息題目(1907)
17.黃公 年夜魂篇(1907)
18.潘夢蕉 男子歌四章(1907)
19.陳煥章 勸開不穿孔會以同男女而昌儒教書(1909)
20.陳以益 男尊女卑與賢妻良母(1909)
21.女報 論三從(1909)
22.謝震 女報發刊詞(1909)
23.蔡元培 社會改進會宣言(1912)
24.嚴復 天演退化論(1913)
25.瞿秋白 小小一個題目——婦女束縛題目(1920)
26.梁啟超 人權與女權(1922)
27.向警予 中國婦女活動雜評(1923)
28.瞿秋白 中國婦女之白化與赤化(1926)
29.王藩庭 女狀元傅善祥(?)
30.〇〇〇 女學兩誌(?)
31.張東孫 奮鬥最尖利的是有關男子題目(?)
32.陳獨秀 平易近族束縛與婦女束縛(1938)
33.張競生 中國婦女面前題目(?)
二、纏足與禮儀
34.康無為 請禁婦女纏足摺(?)
35.梁啟超 戒纏足會敘(1896)
36.梁啟超 試辦不纏足會簡明章程(1897)
3聚會場地7.譚嗣同 湖南不纏足會嫁娶章程(1897)
38.周作人 天足(1921)
39.〇〇〇 直都袁慰帥勸不纏足文(1903)
40.洪文志 戒纏足說(?)
41.唐才常 書洪文志戒纏足說(?)
三、婚姻不受拘束教學與家庭
42.譚嗣同 仁學 三十七(1898)
43.陳王 論婚禮之弊(1904)
44.丁初我 男子家庭反動說(1904)
45.〇〇〇 家庭立志者,家庭反動說(1904)
46.漢一(劉師培) 毀家舞蹈場地論(1907)
47.謝震 論不幸之節婦宜立保節會(1909)
48.易卜生 傀儡家庭(?)
49.魯迅 娜拉走後如何(?)
50.魯迅 關於婦女束縛(?)
四、教導權
51.梁啟超 論女學(1896)
52.梁啟超 論女黌舍(1897)
53.梁啟超 倡設女書院啟(1897)
54.梁啟超 精力教導者不受拘束教導也(1899)
55.竹莊 論中國女學不興之害(1904)
56.張竹君 男子興學保險會序(1907)
57.孫文 男子教導之主要(1912)
58.章士釗 開辦北京男子師範年夜學報告(1925)
59.〇〇〇 愛國女黌舍甲辰春季補定則程(?)
60.〇〇〇 設官話字母女義塾(?)
61.〇〇〇 四川女學發財(?)
62.〇〇〇 興女學議(?)
63.〇〇〇 惠馨密斯殉學記(?)
64.梁實秋 盧梭論男子教導(1926)
65.魯迅 盧梭和胃口(1928)
五、性束縛
66.張競生 新女性中間論(1926)
67.張競生 開端研討性學(?)
68.張競生 美的社會組織法(?)
材料起源
第三冊:不受拘束與同等
[本冊無序或導言]
一、不受拘束權
1.嚴復 政治課本(1905)
2.梁啟超 十種德性相反相成義(1901)
3.梁啟超 論不受拘束(1902)
4.梁啟超 論提高(1902)
5.梁啟超 遵從釋義(1903)
6.支那子 法令上國民之不受拘束權(1903)
7.陳獨秀 工具平易近族最基礎思惟之差別(1915)
8.陳獨秀 敬告青年(1915)
9.高一涵 讀彌爾的不受拘束論(1918)
10.胡適 爭不受拘束的宣言(1920)
11.瞿秋白 不受拘束世界與必定世界(1923)
12.孫文 平易近權主義第二講(1924)
13.魯迅 究竟要不要不受拘束(1933)
14.梁實秋 文藝不受拘束(1933)
15.郁達夫 盧騷傳(?)
16會議室出租.張佛泉 論不受拘束(1935)
17.張東蓀 思惟不受拘束與文明(1937)
18.張東蓀 論不受拘束(?)
19.羅素 中國人到不受拘束之路(1921)
20.陸秀貞 論不受拘束同等同胞為生人之道理(?)
21.殷海光 不受拘束的幾種主要概念(?)
22.胡適 容忍與不受拘束(1959)
二、同等權
23.譚嗣同 仁學二十七(1898)
24.劉師培 罪網篇(1903)
25.劉師培 論中國階層軌制(1904)
26.劉師培 醒後之中國(1905)
27.不雅雲 同等說與中國舊倫理之牴觸(1905)
28.夢蝶生(葉夏聲) 無當局黨與反動黨之闡明(1906)
29.劉師培 人類均力說(1907交流)
30.劉師培 無當局主義之同等不雅(1907)
31.教學場地張菘年 《精力自力宣言》譯注(1919)
32.孫文 平易近權主義第三講(1924)
三.談吐與思惟不受拘束
33.孫文 不受拘束之真理(1912)
34.李年夜釗 憲法與思惟不受拘束(1916)
35.李年夜釗 風險思惟與談吐不受拘束(1919)
36.高一涵 戴雪英國談吐不受拘束之權力論共享空間(1916)
37.陳獨秀 法令與談吐不受拘束(1919)
38.陳獨秀 舊黨的罪行(1919)
39.梁實秋 論思惟同一(1930)
40.魯迅 談吐瑜伽場地不受拘束的界線(1933)
41.魯迅 中國文藝任務者宣言(1936)
42.〇〇〇 嚴禁女生創不受拘束演說會(?)
43.毛澤東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
44.〇〇〇 昆明文明界爭奪出書不受拘束宣言(1945)
45.葉聖陶 我們永不要圖書雜誌審查軌制(1945)
46.胡適 消息自力與談吐不受拘私密空間束(1952)
47個人空間.王丹 論否決派的談吐不受拘束(1989)
48.殷海光 談吐不受拘束題目(?)
49.張東蓀 學術不受拘束(?)
四、不受拘束與宗教
50.蔡元培 在信教不受拘束會上之演說(1916)
51.蔡元培 非宗教活動(1922)
52.梁啟超 評非宗教聯盟(1922)
53.李年夜釗 宗教與不受拘束同等泛愛(1922)
材料起源
第四冊 人權與法令
序文
一、人權與憲法
1.梁啟共享會議室超 論中國宜講究法令之學(1896)
2.梁啟超 論當局與國民之權限(1902)
3.嚴復 憲法年夜義(1906)
4.孫文 五權憲法(1924)
5.胡適 人權與約法(1929)
6.羅隆基 論人權(1930)
7.張君勵 人權為憲政基礎(194會議室出租6)
8.張君勤 吾國憲政何故至今沒有確立(?)
9.張君勵 國度為什麼要憲法(1946)
二、平易近國以來的憲法中的人權
10.憲法綱領(1908)
11.中華平易近國姑且約法(1912)
12.天壇憲法草案(1913)
13.中華平易近國約法(1914)
14.中華平易近國憲法(1923)
15.中華平易近國訓政時代約法(1931)
16.中華平易近國憲法草案(1934)
17.中華平易近國憲法草案(1936)
18.山東省人權保證條例(1940)
19.中華平易近國憲法(1946)
20.中華國民共和國刑法(1979)
21.中華國民共和國憲法(1982)
22.中華國民共和國會議遊行請願法(1989)
(★此篇缺1949年《中國國民政治協商會議配合綱要》及1954、1975年等憲法)
三、平易近權與人權
23.梁啟超 國權與平易近權(1899)
24.梁啟超 公民報社說公民(1901)
25.梁啟超 答某君問法國制止平易近權不受拘束之說(1903)
26.黃遵憲 駁反動書(1903)
27.沈翔雲 復張之洞書(1903)
28.〇〇〇 浙江潮 公私篇(1903)
29.劉師培 上端方書(1904-1909)
30.孫文 平易近報發刊詞(1905)
31.劉師培 廢兵廢財論(1907)
32.劉師培 當局者萬惡之源也(1907)
33.何震、劉師培 論種族反動與無當局反動之得掉(1907)
34.志達 保滿與排滿(1907)
35.高一涵 平易近約與國本(1915)
36.陳獨秀 袁世凱回生(1916)
37.孫文 平易近權初步序(1917)
38.孫文 白話本三平易近主義(1919)
39.胡適 我們的政治主意(1922)
40.孫文 平易近權主義第一講(1924)
41.孫文 平易近權主義第四講口(1924)
42.高一涵 盧梭的平易近權論和國權論(1926)
43.蔡元培 保證平易近權(1933)
44.蔡元培 致注兆銘、羅文幹電(1933)
45.陳獨秀 給西流的信(1940)
46.舞蹈教室胡適 平易近權的保證(1933)
四、救國活動與人權
47.公民報 原國(1901)
48.梁啟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論(1902)
49.孫文 在東京留先生接待會上的演說(1905)
教學50.陳天華 盡命書(1905)
51.陳獨秀 吾人最初之覺醒(舞蹈場地1916)
52.陳獨秀 孔子之道與古代生涯(1916)
53.彭康 新文明活動與人權活動(1931)
54.丁文江 中國政治的前途(1932)
五、平易近主與人權
55.馮不受拘束 平易近生主義與中國政治反動之前程(1906)
56.胡適 人權論集弁言(1929)
57.丁文江 平易近主政治與專制政治(1934)
58.丁文江 再論平易近治與專制(1935)
59.張君勱 中國獨裁君主軌制之評斷(1986)
——————————————-
汗青的回想:中國人爭奪人權的活動
六、承平天堂
60.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1845)
61.洪秀全 原道醒世訓(1845)
62.洪秀全 原道覺世訓(1848)
63.洪仁玕 資政新篇(1859)
64.〇〇〇 天條書(?)
65.〇〇〇 天朝田畝軌制(1853)
七、五四活動
發佈留言